8月29日上午,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算力聚势 智能未来”交流活动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执委会主办,国家信息中心、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联合承办,汇聚政、产、学、研领域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话算力发展新机遇。趋动科技创始人兼CEO王鲲、战略副总裁吴金明应邀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
趋动科技创始人兼CEO王鲲博士有幸参与“培育新质生产力,共创算力新未来”主题对话环节,与受邀嘉宾共同探讨算力产业发展、场景深度应用的最新趋势。他在对话中表示:“算力池化技术的核心目标就是要降低用户的算力成本。算力成本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性,就像电力成本对于工业的重要性一样,成本高就意味着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弱。当前的算力购置成本不低,一台智算服务器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一个智算中心建设投入上亿、几十亿都有可能。然而这么昂贵的算力购置成本,目前的资源使用效率却特别低,有很多智算中心的资源利用率甚至连10%都不到,这就意味着大量高成本的算力资源被浪费了。这不仅是算力投资上的浪费,也是电力的浪费,因为未被有效利用的算力资源依然在不停地用电,所以趋动科技的智能算力池化技术,或者叫软件定义智能算力技术,就是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主题对话环节
王鲲博士进一步谈到:“大家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算力资源浪费,我想以一个典型客户案例进行说明。该客户有1000多台智算服务器,出租率可达70%至80%,但后台数据显示算力资源平均利用率连10%都不到,峰值利用率也就15%左右。原因在于该客户所有算力资源均是以物理机或物理卡的形式出租,带来的问题就是算力资源如果不能被租户7*24小时用满,未被用满的资源也不能给其他租户使用,这就造成了算力资源浪费。从技术角度看,浪费的核心原因是算力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是基于粗粒度、独占式的物理资源。趋动科技的智能算力池化技术就是要把这些物理资源变成虚拟资源,也就是把智算中心内部所有的物理算力变成虚拟算力,这样给租户分配的就不再是粗粒度、独占式的物理资源,而是细粒度、共享式的虚拟资源。算力资源池化后,给租户分配的只是一个配额,实际使用算力时才从资源池中分配资源,这也意味着当前租户未使用算力时,配额对应的资源可以被其他租户使用。趋动科技的智能算力池化技术并没有额外产生算力资源,也不能让算力硬件的购置成本变低,但达到的效果是让算力资源利用率得以大幅提升。”
王鲲博士最后表示:“趋动科技专注于智能算力池化技术这个领域,已经耕耘了十几年的时间,我们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运营商、金融、能源电力、智能制造、高校、科研院所等各行业领域,目前服务了近200家头部客户。从使用效果上看,平均提升了4倍的算力资源利用率、减少了40%的能耗、降低了近60%的成本。降低的成本,我们可以理解为同样的算力资源去支撑更多的业务应用,或者是用更少的算力资源去支撑同样的业务应用。”
作为智能算力池化技术的领军企业,趋动科技也在积极探索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智算池化应用。目前许多城市下辖多个智算中心,智算资源存在异属、异地、异构现象,规划、建设及运营各自为营,导致城市难以形成规模算力供给能力和智算服务品牌优势,供需对接不畅、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已严重制约城市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卡点在于无法对各分散智算中心节点的多元异构智算资源进行统一的分配、管理、监控和运维。堵点在于无法实现智算资源随取随用、灵活配置和按需收费,智算服务门槛高,标准化和普惠化程度低,难以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在“(九)强化智能算力统筹”中提到“加强智能算力互联互通和供需匹配,创新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推动智能算力供给普惠易用、经济高效、绿色安全。”趋动科技依托智能算力池化技术打造智算云平台,可对城市各分散智算中心的多元异构智算资源进行统一纳管和集中调度,探索智算云化布局,创新智算普惠运用,助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随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实施,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也进入了落地应用阶段。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期发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智算中心算力池化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充分说明算力池化对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重要性,趋动科技愿为提升中国AI产业竞争力而不懈努力!